近日,以“植树十年 幸福同行”为主题的左右沙发腾格里沙漠治沙公益发布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举行。这场持续十年的生态实践,见证了一家民营企业以商业逻辑推动生态修复的长期主义探索。
十年植绿:沙漠锁边筑起生态屏障
自2016年起,左右沙发深度参与中国绿化基金会“百万森林计划”,在腾格里沙漠东缘累计捐植树苗超40万株,造林7400亩,形成宽约5公里的“左右幸福林”防护带。据监测数据显示,该区域固沙总量达3.66万吨,固碳量1.34万吨,相当于抵消了近9000吨煤炭燃烧产生的碳排放。更为显著的是,项目区记录到40种野生植物(含7种省级保护物种),初步构建起沙漠边缘的生态链循环。
发布会披露,左右沙发创新推出“每卖出一套沙发,即向百万森林计划捐种一棵树”的公益联动机制,并开发“种树植心”小程序,将治沙行动转化为可量化的公众参与场景。十年来,该机制吸引超千名志愿者深入沙漠参与植树,形成“生产-消费-公益”的闭环链条。
长期主义:从生态修复到产业共生
“种树不是目的,植心才是根本。”左右家居董事长黄华坤在发布会上表示,企业将绿色理念融入发展战略,提出2035“一脉五圈”绿色生态体系规划:以“绿脉”为轴,串联自然修复、产业升级、消费低碳、智能制造与全球治理五大生态圈层,推动形成“点上突破、线上联动、圈际共生”的绿色发展格局。
这一规划得到行业专家认可。中国家具协会指出,左右沙发的实践证明,商业成功与生态修复可通过模式创新深度融合,为民营企业参与生态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发布会现场发布的《种树植心 构建可持续未来——左右家居生态责任与绿色行动白皮书》显示,项目通过“绿色星球”系列活动吸引公众参与,同时联合《公益时报》社等机构开展生态科普。在产业协同层面,企业推动供应链绿色转型,带动上下游企业采用环保材料,形成绿色产业集群效应。
公益需要坚持长期主义,左右沙发的实践证明企业可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革新,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实现社会价值。
左右沙发计划未来五年扩大治沙面积至1万亩,并探索“碳汇林”开发机制,将生态资产转化为可交易的碳减排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