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 | 刘诗雯与陈梦:三十而已 如诗如梦_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_新华网

全运会 | 刘诗雯与陈梦:三十而已 如诗如梦

2025-11-21 01:33:4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澳门11月20日电(记者岳冉冉、李春宇、郭雨祺)当刘诗雯把混双金牌贴在胸前,当陈梦获得女团冠军后拥抱队友,十五运会这两枚乒乓球金牌的分量已不同往昔。这是一份乒坛殊荣的加冕,更是两位名将对“与胜负和解,与热爱相拥”的温柔诠释。

  11月19日,山东队选手范思琦(左二)和队友陈梦(左三)庆祝夺冠。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对34岁的刘诗雯和31岁的陈梦来说,曾几何时,胜利是一种自我加压的“必须”。

  东京奥运会混双失利,刘诗雯泪水决堤,那句“对不起”像一块巨石,压在许多人记忆里。那时的金牌,是她的遗憾,也是她的唯一。

  如今,当已在国际乒联任职的刘诗雯重返赛场,第六次站上全运会舞台,手臂上缠满肌贴的她,让人看到了“热爱能抵岁月漫长”的真义。当“诗与远方”组合一路过关斩将,混双决赛逆转夺冠后,刘诗雯完成了一场与自己的和解。正如她赛后所言:“这次真正是以超越胜负的心态,去享受赛场。”

  11月14日,广东队组合林高远/刘诗雯(右)在比赛中发球。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另一边,陈梦也经历了内心不凡的磨砺。作为两届奥运会女单冠军,她曾站在金字塔尖,承受着巨大的期待与压力。那种“只能赢不能输”的包袱,曾让比赛变得沉重与艰难。

  离开赛场9个多月后,“大梦”重新归来,带着焕然一新的自己,第五次站到全运会赛场,并一举获得女单铜牌、女团金牌。她坦言:“这次真的能在赛场享受乒乓球的快乐。”

  金牌依旧闪耀,但比金牌更难得的,是“小枣”和“大梦”在历经千帆后,依然为银球燃烧的赤诚。

  “乒乓球永远是我心中最美好的样子。”“只要努力不放弃,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奇迹。”两人的赛后采访,满是享受与珍惜。

  11月15日,获得全运会乒乓球混合双打冠军的广东队组合林高远(左)/刘诗雯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享受什么?享受成功、享受失利、享受当下、享受比赛中的每分每秒。

  珍惜什么?珍惜每一个发球、珍惜每一板挥拍、珍惜每一位对手、珍惜每一次肌肉记忆。

  当“小枣”和“大梦”不用再咬牙硬扛冠军的压力,当她们不必再为失误苛责自己,卸下包袱的她们,反而能听见拍与球的击响,由衷赞叹对手的暴击,享受“快乐乒乓”的真谛。

  从“为使命而战”到“为初心而燃”,从“对不起大家”到“对得起自己”,刘诗雯与陈梦的赛场,不再只是通往冠军的独木桥,而是她们历经多年征战之后,再回首,已然如诗如梦、如歌如画的所在。站在那里,她们就是这项运动最动人的风景。

【纠错】 【责任编辑:解冰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