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深圳11月20日电(记者许仕豪、田光雨、丁文娴)21:10 、18:21、16:21。鏖战97分钟,浙江选手陈雨菲憾负湖北队王祉怡,未能实现全运会羽毛球女单三连冠。
尽管与金牌失之交臂,带伤出战的陈雨菲,依然收获了掌声与敬意。
11月20日,亚军浙江队选手陈雨菲在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巴黎奥运会前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陈雨菲都在疲惫、伤病与焦虑中徘徊,甚至一度想过放弃。如今,不再迷茫的她,用全运会上的精彩表现宣告回归。她没能战胜决赛对手,但战胜了自己。
离开和坚持,都很勇敢
16日,女单1/8决赛,陈雨菲对阵老对手、老队友何冰娇。后者在巴黎奥运会后淡出了国际赛场,此番对决,吸引了不少眼球。
两人的缘分要追溯到青少年时期。从市队、省队,到国青队、国家队,她们“从小打到大”。在国家队,陈雨菲是一单,何冰娇是“世界最强二单”;国际赛场,两人交手16次,各胜8次。多年来,年龄相仿、实力相若的她们,总是被关注和比较的对象。
首局比赛,何冰娇“燃命”提速,局势胶着。但陈雨菲的表现更加稳定,以24:22拿下。第二局,体力到达瓶颈的何冰娇无力支撑,陈雨菲以21:9锁定胜局。
“从小打到大,非常开心有这样的队友和对手。”陈雨菲说,“她是我学习的榜样。”
这是何冰娇的谢幕之战,选择离开的她,赞扬了陈雨菲的坚持。“她能做出继续坚持的选择,真的特别勇敢。”
两人上一次交手,正是在巴黎。陈雨菲在1/4决赛中被何冰娇击败,无缘卫冕。奥运会后,何冰娇退出国家队,陈雨菲也一度纠结。
2024年8月3日,陈雨菲(上)和何冰娇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郭昱 摄
整个巴黎奥运周期,陈雨菲都很疲惫。赛程密集,身体持续消耗,却得不到充分休息。腰、腿、跟腱,常常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更大的问题在于心理,东京奥运会上,她抱着的是冲击与享受的姿态,也的确如愿以偿;但在巴黎周期,她身负的期待越来越多。“压力和责任让我无法喘息”,她甚至无法确认,是否还热爱羽毛球。
“其实我更多的感受是终于解脱了……我想我需要很久很久的休息,去修复这三年破烂不堪的身体,去修复我早已不那么坚定的灵魂。”巴黎奥运会输球后,陈雨菲在社交媒体发了这样一段话。

她放下球拍,独自飞往澳大利亚。在墨尔本,她进入一间语言学校学英语。课余时间,她逛街、旅行、自己做饭。有差不多四个月,陈雨菲完全没有碰羽毛球。
如果故事就此发展,当打之年、荣誉满身的陈雨菲,或许会离开国际赛场,转身拥抱新的生活——就像何冰娇、郑思维、黄雅琼等队友一样。
这无疑是勇敢的,但这位浙江姑娘总有更勇敢的一面。在澳大利亚的最后两周,她意识到自己离不开羽毛球,决心重返赛场。这一次,她想纯粹地为热爱而战:“只要我还是我,就永远有重新开始的勇气。”
“人生可以搞砸”
宣告回归前,陈雨菲给自己鼓劲:“人生可以搞砸,没做好也没关系。”
很快,她再度登上赛场。起初的恢复性训练,她还有些跟不上节奏,但很快就找回状态。4月份的亚锦赛上,陈雨菲强势夺金;8月的世锦赛半决赛中,她又在扭伤脚踝的情况下击败新科奥运冠军安洗莹。
4月13日,陈雨菲在比赛后庆祝。当日,在浙江宁波举行的2025亚洲羽毛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决赛中,中国选手陈雨菲2比1战胜队友韩悦,夺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尽管在决赛中因伤折戟,陈雨菲并不沮丧:“吃了8颗止疼药,但还是会疼。我觉得只要我还能走,还能站在场上,就应该去争取一下。”
归来的陈雨菲,不再因为一场和一分的得失而较劲、内耗。短期远离赛场,让她想清楚了自己为谁而打,为何而拼。
“真的没有压力,去拼就好,有收获就好。”本届全运会上,陈雨菲多次这样说。
因休假导致世界排名下滑,陈雨菲在全运会上没能享受前两号种子的首轮轮空待遇,她的晋级之路也满是“硬签”。在击败何冰娇后,陈雨菲迎来张艺曼的挑战,两人鏖战90分钟,前两局战平后,陈雨菲在第三局以24:22取胜。
那一场球,两人先后拿到赛点,胜负仅在毫厘之间。赛后谈到取胜秘诀,陈雨菲依然淡定:“我告诉自己,不能松、不能软。”
11月17日,浙江队选手陈雨菲(右)在比赛中得分后庆祝。她2比1战胜江西队选手张艺曼,晋级半决赛。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半决赛前,陈雨菲的脚伤加重,用绷带缠了十几层,鞋都险些穿不上。但对阵世界排名第三的韩悦,陈雨菲依然直落两局取胜。她说,这次遇到的每个对手都很强,但自己“不抱怨、不悲观”。
媒体席内,不少同行讨论:“这次比赛,感觉陈雨菲‘成仙了’”。放下强烈得失心的陈雨菲,似乎达到了豁然开朗的新境界,不论局势领先与否,她的每一次挥拍,都放松又自如。
11月18日,浙江队选手陈雨菲在比赛后向观众致意。当日,在广东深圳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羽毛球女单半决赛中,浙江队选手陈雨菲2比0战胜福建队选手韩悦,晋级决赛。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每一场球都是历练,都是积累。”陈雨菲说,现在的自己,心态更加积极,只会专注当下,一球一球去拼,不会因那些还没发生的“下一场”而纠结。
“不怕搞砸,就不会搞砸。”有球迷这样评论道。
陈雨菲战胜陈雨菲
本届赛事,陈雨菲多次提到的关键词是“自己”。混采区频频出现的“战胜自己”“展现自己”,让记者想起2023年,她在获得印尼公开赛冠军后,说出的那句“感谢陈雨菲战胜了陈雨菲”。
这句话放在如今,无疑更加贴切。20日决赛前,陈雨菲的脚伤更加严重,磨了很大的泡,赛前还坐了一天轮椅。但既然已经到了决赛,她觉得“还是想拼一下”。
11月20日,陈雨菲在比赛中回球。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首局比赛,陈雨菲轻松拿下。第二局,王祉怡艰难取胜。第三局,比分交替上升,打到16:16时,两人的一次多拍攻防精彩绝伦,这个回合因陈雨菲回球下网而结束,两人随后一同抽筋倒地,气喘吁吁。
艰难的决胜阶段,陈雨菲依然眼神坚定,时不时还面带微笑。但体能与伤病的影响,让她的进攻不再凌厉。王祉怡连续得分,最终获得胜利。
冠军时刻,王祉怡俯身抽泣。她说,这是自己第一次因胜利而流泪。陈雨菲则说:“这是很重要的时刻,王祉怡值得这一场胜利。”
11月20日,王祉怡庆祝夺冠。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没能赢下比赛,陈雨菲依然表示,自己对这次比赛的态度淡然又享受。她说:“我参加全运会的经验已经很丰富了,输赢都能接受,心态其实没什么波动。”
她也不想用伤病为输球做开脱,“伤病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问题,但都要自己想办法去克服。”
11月20日,陈雨菲在比赛中受伤。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对陈雨菲来说,最大的课题已经不是击败对手,而是如何面对自己。
“这是我经历了很多事情后,回归赛场的一项重要赛事,我拼尽了全力。”陈雨菲说,“竞技体育总是有输有赢,我要做的,就是让自己不断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