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99一区二区三_免费中文日韩_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_日本成人手机在线

> 正文

“死亡地帶”鑄忠誠——記云南省軍區掃雷官兵

2017年02月17日 16:57:15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昆明2月17日電 題:“死亡地帶”鑄忠誠——記云南省軍區掃雷官兵

  新華社記者張寶印、賈啟龍

  2015年11月3日。中越邊境第三次大規模掃雷行動正式拉開帷幕。

  一年多來,云南省軍區400余名掃雷官兵,冒著生命危險排除陳積于泥土數十年的各類地雷和爆炸物5萬余枚,在令人生畏的“死亡地帶”鑄就鐵血忠誠。

  令人生畏的雷場

  麻栗坡縣保鎮芭蕉坪。身著厚重防護服的上士方龍翔,腰系細繩懸于斜坡,手執探雷器一遍遍“箅”著胸前的雷場。突然,耳機內雜亂無章的聲響中迸出一陣急促的嘶啦聲。

  “地雷!”

  探雷針精確定位,紅旗警戒標示,疏散人員……方龍翔熟練地用工兵鏟和小毛刷,輕輕地剝離雷邊上的偽裝層,判定無詭計裝置后,小心翼翼地“刨”出地雷,輕輕擰下螺帽,緩緩倒出起爆管。終于,一顆連續多年處在戰斗狀態的地雷被“降伏”。

  自從踏進掃雷隊,方龍翔每次在險象環生的雷場作業,都會“刨”出幾顆或深埋于泥土下,或藏于盤根錯節的樹藤內的爆炸物。

  這項挑戰死神的高危工作,隨時面臨犧牲。去年底,下士李書明在作業時不慎將一枚手榴彈的拉火管刮斷,彈體瞬間冒煙。千鈞一發之際,下士程俊輝猛地將他撲倒在地,這才逃過一劫。

  然而,程俊輝在之后執行任務時,將年輕的生命永遠地留在了雷場。

  2016年6月4日,官兵在富寧縣芭蕉塘雷場執行人工搜排任務。

  半山腰處,程俊輝發現一枚絆發雷引信。他一邊通知戰友徐正昌快速撤離,一邊屏氣凝神排雷。不料,腳下一塊巨石因連日爆炸作業突然崩塌,程俊輝墜至30多米深的谷底。

  盡管隨時都有失去生命的危險,可這群年輕官兵一次次義無反顧地沖向雷場——“即便倒下,我們也要化作青山……”

  家人眼中的險“雷”

  已是第二次執行掃雷任務的石林縣人武部副部長龍泉,對這項任務再熟悉不過:他曾在一個雷患嚴重的地方排雷,12名戰友或傷或亡。

  而這次掃雷,龍泉所在部隊將清理95塊高度分散于深山密林的累計近80平方公里雷場。

  身負爆破筒、肩扛探雷器、手提探雷針的龍泉,一年多來始終走在掃雷隊伍的最前端。最讓官兵感動的是,每次爆炸作業時,龍泉總會逐根連接好掃雷爆破筒,再將年輕官兵趕到安全區內。

  龍泉兩地分居近10年的妻子剛從老家隨軍到部隊駐地,丈夫就接到了排雷任務。一年多來,提心吊膽的妻子幾乎每天都要給他打電話。在她眼里,雷場上頂天立地的丈夫,他的安全是家人心中一顆隨時要炸的“雷”。

  “為了掃雷,官兵們做出了巨大犧牲。”云南省軍區掃雷指揮部政委周文春已是第4次參加大型掃雷行動。從少尉到大校的軍旅生涯中,他有13年堅守在西南邊陲的雷場上。

  第一次排雷時,他的女兒剛剛出生。一年后,等他回家時,女兒已蹣跚學步。這次排雷,妻女一道陪他在雷場上過了個團圓年。

  “我的軍旅生涯從排雷開始,我要親手終結‘雷患’!”蔣俊峰是某邊防團參謀長,因掃雷成績突出,被原成都軍區授予“排雷英雄”榮譽稱號。如今,年已不惑的他依舊兵之初那般,每天背負26公斤重的排雷爆破筒,沿著山間小徑,一步一喘地向雷場挺進……

  雷場上的大考

  “掃雷官兵,人人都是英雄!他們經受住了生死與利益的多重考驗。”提起朝夕相處的戰友,云南省軍區掃雷指揮部指揮長陳安游說。

  去年3月,41歲的杜文凱已達最高服役年齡。當他填好轉業表后,主動來到雷場:“馬上要離開部隊了,就讓我多排幾顆地雷吧!”

  楊育富在邊防服役26載,先后3次參加邊境排雷行動。接到轉業命令后,他懇請上級:“以一名普通戰士的身份繼續留隊排雷!”

  ……

  2017年,掃雷指揮部將有11名干部達到服役最高年齡。走留考驗面前,大家依然精神不減、作風不改、標準不減,一如既往地履行使命。

  霧靄里,官兵們一如既往地背運掃雷物資、現場爆破、人工搜排……

集成閱讀

熱點推薦

頻道推薦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60129483949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全县| 长阳| 安陆市| 屏南县| 晋宁县| 阜新| 巴楚县| 双流县| 宜兴市| 赤水市| 二连浩特市| 罗江县| 双城市| 即墨市| 黄大仙区| 安庆市| 竹溪县| 东方市| 白河县| 揭东县| 扶风县| 葫芦岛市| 横峰县| 沂源县| 太原市| 社会| 连南| 全州县| 新安县| 沛县| 昂仁县| 积石山| 绥阳县| 迁安市| 深圳市| 清徐县| 清丰县| 宾阳县| 万源市| 宿松县| 宁阳县|